当前,微信成为人们重要的联系沟通方式,线上交流越来越方便,在一些案件中,微信语音、聊天记录等也频繁作为证据出现,连在聊天中发的“表情”都有可能成为“呈堂证供”。如何利用微信固定证据?什么样的聊天记录才能更易被采信?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梳理了该院审理的一些涉及微信证据的案件,提醒广大网民, 用微信固定证据,并不是随随便便截两张图就可以,要尽量保证证据的完整性,在有法律依据的前提下,还要有事实根...
最高法、人社部:员工诉请补缴社保怎么办?(彻底搞明白)实践中用人单位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系非常普遍的行为,特别是未足额缴费现象非常突出。劳动者如果通过仲裁或者诉讼途径主张权利,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裁判机关做何处理?一、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就补缴社会保险费问题的答复(法研[2011]31号)。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征缴社会保险费属于社会保险费征缴部门的法定职责,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
最高院:补交社保不需先仲裁确认劳动关系,社保部门可直接认定裁判要点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如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有权核定社会保险费数额,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现行法律关于社保部门就双方间的劳动关系并未规定需先经仲裁裁决程序,其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对劳动关系予以直接确认,进而作出处理决定,属于其职权范围,并不违反法律规定。社保部门经审查直接作出处理决定符合行政效率的原则,也与...
责令单位补交社保时,个人应缴纳部分由谁承担?补缴数额应如何认定? ▌本期文章提要: 1. 案例引入 2. 法律分析 3. 公司补缴后,能否要求职工返还个人应缴纳部分的费用 近期,夏小法收到很多粉丝朋友的私信咨询,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补缴社保时公司要求员工自己支付个人应缴纳部分,缴纳社保是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的法定义务,职工个人应缴纳部分只是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那么...
公安部明确32种行为属非法上访!会影响子女等直系亲属的前途!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处置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适用法律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下述32种上访行为属于违法犯罪:01违反《信访条例》第十六条、第十八条规定,越级走访,或者多人就同一信访事项到信访接待场所走访,拒不按照《信访条例》第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推选代表,经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劝阻、批评和教育无效的,依据《信访条例》第四十七条第二款规定,...
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会保险,劳动者能要求赔偿失业保险待遇损失吗?案情简介2016年8月17日,董某(化名,下同)入职于某发型连锁有限公司(化名,下同),岗位为发型师,董某与某发型连锁有限公司每年均签订一次劳动合同。董某月平均工资为7156.5元,某发型连锁有限公司每月15日会通过银行转账的形式发放董某上月工资。董某在职期间,某发型连锁有限公司未为董某办理社会保险。2023年7月26日,董某向某发...